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详细内容

【成长说吧】相伴课堂 点燃“家校共学”新热潮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29 22:50:28 浏览次数: 【字体:

自浦口实小万江分校12“小水滴”家长学堂活动已过十余天“双减”之后的家校合作讲座的余热还仍未散去郭文红老师一个多小时的交流让与会老师和家长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当前教育改革现状有了新的思考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这样说

 

李慧宇老师

“双减”减的是一切不必要的负担和不必要的形式主义,并不是要降低教育教学要求,不能在减掉负担的同时也减掉质量标准。“双减”其实是要求学校提高治理水平,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家校合作密切配合。其实质还是考验学校的治理能力、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考验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考验着“家校共育”的效果。

 

胡晓慧老师

面对“双减”我们更应该认同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情。孩子的成长需要两只翅膀,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他们的成长成长离不开学校支持,更离不开家庭支持。在教育路上,老师和家长最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相互配合,各自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受益于孩子。 

 

孟鑫老师

“双减”这一政策正是要通过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激发他们在学习中的热情与兴趣。对于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的能力而家长则着重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等能力双向管理让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事半功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

 

1)吴昊天妈妈

作为一个刚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的家长,面临双减政策是慌乱的。本次讲座让我弄清楚了什么是双减”以及我们该如何去做我认为1.分清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孩子学科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家长则关注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基础;2.在教育好孩子的问题上,老师和家长要充分的相互信任,定期和老师沟通孩子在校情况面对孩子的特殊情况及时和老师分享,因材施教;3.“双减"后需要家长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的习惯养成都需要家校的合作耐心培育,静待花开。

 

2)班潘心怡爸爸

“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撂挑子。而是对家长来说,则需调整教育方法、教育态度和对孩子的期待。给孩子减负,家庭教育不能减,家长应利用好课余时间多陪伴孩子,增加亲子互动,培养孩子自给、自主、自立的能力,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氛围和环境。

 

2)颜彦彣爸爸

实话说,“双减”之后我们多少有点焦虑和担忧,但是通过这次座谈会,让我们家长有了信心,也多了一份理解。这次主讲的郭老师从国家政策到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以及责任的分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也让作为家长的我们对于“双减”的意义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我认为家校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才能产生良性的沟通以及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1)缪佳轩妈妈

针对郭老师的讲座我认真梳理了学习内容父母需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注重习惯的养成兴趣的激发老师同步也需要关注因材施教像一副漫画中说的那样,“双减”不是考验选手射多远的靶子,而是考验选手的坚持,耐力,细心,做为选手的后援,一定要做好榜样,配合学校,这样才能让选手走的更远走的更稳

 

1)班朱可可爸爸

为一个五年级孩子的家长我非常赞同郭老师讲的关于家校的责任和分工:小学生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 “人格养成”,“学习习惯”,“学习热情”三方面,其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良好的习惯培养,我们家长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就自己孩子的观察,学习习惯中的条理性,思维的系统性都需要培养提高如今孩子的各种习惯和思维还没有成型,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和介入,之前没有方向,通过学习有了清晰的认识,以后对孩子的培养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2)刘妍池妈妈

对于“双减”政策的出台,我们家长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矛盾的,既希望学校老师能够给学生多多辅导功课,同时又觉得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确实大。听完郭老师讲座后,我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更要重视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正是我们家长需要思考和学习的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部分家长的期望,作为家长,我会尽最大的努力陪伴孩子,培养她独立自信的个性,坚持顽强的毅力,给予她温暖和鼓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校共学”旨在让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学校以“小水滴”家长学堂为平台家长们也在学习中交流想法总结经验家校间达成理念上的共识和思想的交集共同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素材各班家长

供稿各班主任

编辑审核陈筱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