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详细内容

育家国情怀 传中国精神
——江北新区四月德法研训活动在浦口实小万江分校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2 17:37:27 浏览次数: 【字体:

  春日共研,催开一树桃香;追梦德法,沉醉满庭芬芳。为深入推进小学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发扬和传承革命精神,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和红色基因植入青少年儿童心田,2023年4月11日下午,江北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革命文化”主题教研活动在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举办。江北新区教师发展中心德法教研员钱淑云部长亲临指导,新区各小学思政教师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课例展示促学习

  教研活动选取了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中的第二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开展三课时完整教学。第一堂课是浦实万江的雷雪老师执教的第一课时《革命先驱孙中山》,课堂伊始,雷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交流分享身边的“中山印记”从而引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呢?接着,雷老师通过引导小朋友们开展“我是小小研究员”“文物会说话”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孙中山先生为推进民主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

  第二堂课是浦实万江的盛风帆老师执教的第二课时《辛亥革命》,盛老师化身辛亥革命博物馆讲解员,创设“云游览”的情境并贯穿整个课堂。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了解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付出的努力,而“七十二烈士故事会”活动的开展更是让学生体会到革命党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第三堂课是浦口外国语学校的张元娟老师执教的第三课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张老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知识,完成中华民国知识卡。张老师精心选取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中出现了“废缠足”“倡女权”“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等新风尚,老师通过出示新旧图片对比让学生主动发现,深刻理解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专题讲座引思考

  三节课后,泰山小学的张露露老师结合三节课例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关历史主题内容的教与学方面开设了《以史尚德,厚植家国情怀》的专题讲座。她指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首先教师得读懂教材,明确每个年段革命传统教育的目标差异。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以历史为载体,以探究为途径,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寻找真理,用可感可触的方式、学生的大量参与唤醒他们内心的价值取向。

专家诊断把方向

  江北新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钱淑云部长对活动的组织、安排和课堂教学展示进行了总结点评。她提出,作为思政教师,应在以新课程标准引领下,聚焦核心素养,在深入分析学情的前提下,将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设计教学,搭建台阶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注意问题设计的指向性和有效性,充分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在交流和探究中逐步发现、理解相关史实。

  钱部长围绕“大单元问题教学” 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一是要以学为中心,通过大量的数据、场景,带领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分析、发现。 教师的引导与设计,是为了使学生由“被告诉”转为“我发现”;二是要置顶价值观,通过关键问题的设计以及层层追问,指向价值观的理解与习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们,我们需要架起历史与生活的桥梁,将革命传统教育讲得生动、鲜活,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筑牢他们的精神柱基!(撰稿:雷雪 第一审核:陈琛 第二审核:盛风帆 第三审核:陈筱澄)

4e93dbb2fdc7470f8cf5b7ea01c71085.jpg

6ac93ad0bc6c404e9c0ff5bf9302c341.jpg

b1bd4364738d462c8b14c6273db5ce76.jpg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