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寻访】访六朝金陵梦,探千古繁华史
——浦实万江三(2)中队春晖小队寻访活动
南京城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看着我们一点点成长,但我们对他却有许多的疑问。南京梦,梦六朝。想要了解南京的历史,最好的选择就是“南京六朝博物馆”。8月12日上午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三(2)中队春晖小队的队员们就出发去六朝博物馆去寻找南京城的前世今生。
【我们的小队】
队名:春晖小队
辅导员:孟鑫
队员:吕朵、王恬恩、汪思辛、曹宸睿、高梓萌、刘懿轩、胡轩豪、蔡何伊、陈熠菓、孙毅恒、王子轩、张芊羽
【我们的活动】
南京六朝博物馆坐落于长江路上,与总统府毗邻,和江苏省美术馆南北呼应。而且其本身就属于六朝健康城遗址的一部分。刚进博物馆,队员们就被大气磅礴的6条挂幅引入到了六朝的历史长河。
博物馆主要有负一层的六朝帝都、二层的六朝风采和三层的六朝人杰三个展厅,让我们跟随研学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六朝帝都
这儿有六朝人的衣食住行,六朝人的饮食,六朝人的服饰,六朝人的瓦当,瓦当中的人面纹作为东吴特色,形态各异是六朝博物馆最具代表的文物,也是博物馆logo设计原形。至今还残留的一块长25米、宽10米的1700多年前的六朝夯土墙遗址,让队员们震惊不已!
六朝风采
汇聚了六朝文化艺术之美,绘画书法、雕塑、文史哲学等百花齐放,镇店之宝青瓷莲花尊是罕见的佛教艺术珍品,布局上也独具匠心,在它的正面是一个月亮窗。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传神写照、气韵生动的六朝艺术之美。
六朝人杰
映入眼帘的数百支箭射向同一个地方,万箭齐发,这是演绎三国时期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在这个箭与火,诗与酒中造就了一大批风云人物,祖冲之、何承天、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豪杰天下来”,他们用一流的才气,创下一个个不朽的传奇!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台城的垂柳,烟雨里的楼台,还是朱雀桥边的野草花,亦或是竹林里的曲水流觞,都随着滚滚长江流尽大海,但多年后的六朝博物馆里,淝水战场的厮杀声,秦淮两畔的笑闹声,嵇康的琴音,阮籍的长啸,古寺庙里悠长的钟声,竹林里潺潺的溪水声……它们穿越千年来到这里,与我们相会!
【我们的队活动心得】
队员吕朵:在六朝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瓷罐,每个壶的壶身会有一个或者两个栩栩如生的鸡头。但为什么有的壶嘴是开口的,有的是封起来的?经过讲解我明白了,最早出现的鸡首壶,只是作为装饰品或者随葬品出现的。因为“鸡”和“吉利”的“吉”同音,制作鸡首壶是希望能带来吉祥如意。到了六朝东晋时,鸡头由装饰性的实心变为实用性张口,鸡首壶也就成了一件实用美观的用品,盛极一时。这个发现让我感到古人真的很智慧,他们的发明创造,值得我们后人敬佩和学习。
队员孙毅恒: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底蕴十分浓厚,六朝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反映六朝人衣食住行的文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羲之的书法,六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的转折时期,隶书,楷书,草书竞相发展,六朝书艺以王羲之,王献之的成就为标志,字体非常的大气磅礴,学习他的书法,可以领悟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深度。
队员胡轩豪:在此次寻访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镇馆之宝——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它不仅绘画方法奇特,采用釉下彩工艺,而且上面的花纹别出心裁,非常精致。让我由衷地感叹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参观完六朝博物馆,我深深的体会到古代人们非凡的想象力、高超的技艺和无穷的智慧,我也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自豪!
队员汪思辛:这次寻访活动里做让我感兴趣的是青瓷文物,叫作青瓷莲花尊,上面有着完美又精致图案,它比前面的文物都完美甚至完好无缺,通体的莲花图案渗透着佛教文化。这次研学让我感受到祖先们的智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让我们的文化历久弥新,民族精神得以弘扬,历史文化得以丰富多彩。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这份智慧,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队员蔡何伊:小时候读千字文时读到“嵇琴阮啸”我便对以一曲《广陵散》闻名古今的嵇康和善于长啸的阮籍充满了好奇之心。 这次来到了六朝博物馆,我终于如愿以尝地遇见了以他们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与绝大多数名士不同,他们蔑视礼法,崇尚自由,率性而为,他们才华横溢,不媚权贵!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追求真理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了即使生活充满黑暗,也要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位少先队员学习!
队员高梓萌:站在六朝博物馆中直面历史,与历史对话,我深深地被六朝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折服!我最感兴趣当属各式各样的瓦当了,从讲解中我知道它们其实是古代中国建筑中最寻常的物件,是在一排瓦的最前面用来遮风挡雨的。细细品味,精雕细琢之间都可寻找出历史的痕迹。看着它们,当年能工巧匠们干活儿的场景仿佛出现在眼前,千年岁月也无法抹去他们在每一片瓦当上洒下的心血……希望每位少先队员都可以成为文物代言人,文化守护者。
撰稿:三(2)中队
第一审核:程依馨
第二审核:盛风帆
第三审核:陈筱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