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馨驿站】身心安定,迎接入学——写给等待中的低年级家长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人们探亲访友的步伐,主动或被动地隔离,减少户外活动等,让原本熟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今疫情的阴影若隐若现,孩子们正陆续从“超长寒假”中回归校园。那么我们家长该为低年级的儿童做哪些准备,帮助孩子从假期到学期顺利衔接呢?
01
心心相映,家长稳了,孩子就稳了。
1.家长做好自我觉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这是十分正常的反应。接纳这些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应对疫情。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一定的监控,关注自己是否沉浸于某种消极的情绪中难以自拔,对疫情的看法和信念是否有不合理之处,生活习惯和行为轨迹是否出现了不必要的过大波动等。如果有,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自己:
(1)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不盲目乐观也不过度恐慌;
(2)将自己的状况和最有利于抗击疫情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及时调整,营造良好的家居氛围;
(3)如果自己目前的情形已经影响到了生活,可以利用积极联想、放松训练、正确宣泄、调整认知、建立价值感等方法来调节,或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2.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做好安抚陪伴工作
未成年儿童,尤其低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心里发育成熟度不高,对灾难性事件的心理承受度较差,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变得胆小、恐慌、焦虑、抑郁等,在情绪和行为上可能表现为爱发脾气,哭闹打人,胡搅蛮缠,不爱理人等等。当孩子有这些“不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时,家长千万不能批评指责,要先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善而坚定地阻止他们的不当行为。通过拥抱、抚摸、陪伴游戏与睡觉等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3.帮助孩子“看见”新冠状病毒,建构防疫认知“城墙”
新冠状病毒看不见、摸不着,加上家长在行动上会提出一些要求和限制,低幼年龄段的孩子容易对其产生莫名的恐慌。这时,可以借助绘本和动画视频,陪着孩子一起观看、了解新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降低对新冠状病毒恐惧感。让孩子明白,如果开学了,校园里各个教室和场所都会进行消毒,小朋友们每天都会检测体温、戴口罩。只要戴好口罩,勤洗手,不随意揉眼睛、挖鼻孔,是不会让新冠病毒有机可乘的。
02
身心合一,身体稳了,心就稳了。
除了心理上做好防疫准备,身体上的照顾也尤为重要。身心一体,彼此影响。生活有规律,吃饭香,睡得饱,适当运动,可以提升孩子的免疫力,也会让情绪平稳,产生愉悦感。
(1)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计划表,安排好起床和睡觉的时间,早晚提醒,帮助孩子逐渐恢复到上学时的作息规律。
(2)如果孩子习惯宅在家里,比较依赖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视等,则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阅读,安排适当的户外活动等方法,逐渐缩短其与电子设备接触的时间。晚上睡觉前则绝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设备,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3)有机会也可以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运动。
(4)给孩子提供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加强营养,均衡饮食。
03
科学用脑,适当练习,求精不求多。
疫情期间,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不少孩子在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不过仍有不少家长担心在家时间这么久了,开学学习跟不上怎么办?尤其低年级的家长,觉得孩子在家上网课总是“魂不守舍”,开学了收不住心怎么办?
那么怎么收心呢?
首先,要看孩子的心被什么影响了。正如前文所说,如果孩子受到家长情绪影响或者因为对疫情的恐慌而没有安全感,那么稳定自我情绪、安抚孩子的情绪则是首要任务,心安定了才能学进知识,否则强输硬灌只会增加伤害。
其次,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饮食、睡觉、运动有规律。这样身体舒服了,学习才有精力。
接着,就是正确认识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低年级儿童持续注意力稳定性时长为5-15分钟,而且初中以前,男孩子的注意力水平普遍比女孩子低。如果看到孩子走神了,不要责骂他,轻轻呼唤他,提醒他一下即可。更重要的是除了让孩子上网课外,家长要每天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互动,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互动游戏,亲子阅读更能帮助他们提升专注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不能让电子设备做电子保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睡前安排亲子阅读,即可增加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又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加强安全感,是项一举多得的活动。
最后,在学业衔接方面,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小训练。如适当地安排写字练习和有声朗读(各10-15分钟左右),这个训练要重视频率与质量,忽视数量。即一周多次,每次写字时要专注投入,写得工整;有声朗读时要音量适中,口齿清晰。这个过程中,要针对孩子写得好的,读得好的部分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练习热情;要注意避免每次时间过长,过多批评指责,消耗了孩子的精力,损伤了孩子的积极性。低年级儿童处于机械记忆的高峰期,还可以结合所处学段的学习任务,安排适当的背诵内容(如应背的课文、古诗),明确好背诵要求,定期复习回忆,达到巩固效果。切忌一次安排任务过多,让孩子觉得疲倦,有了抵触情绪。如果孩子不愿意一天尝试多项任务,可以分解开,穿插进行。要背诵的诗文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配乐的音频资料,增加背诵乐趣。
安定的情绪、乐观的心态、规律的作息、适当的练习,祝愿身心安稳的孩子们,顺顺利利地度过返回校园的适应期,尽早融入到校园生活中。
转自:微信公众号“陶老师热线”
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