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课堂】校际联动 共促发展
——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数学教研活动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为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集团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实现集团教学工作的新跨越,近期浦口实小万江分校开展了一系列校际数学研讨活动。
系列一:数与计算教学
课例1::我校陈晓艳老师带领五(3)班的学生一同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在本节课中,陈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相关旧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理解了小数的来源与本质。教学中,陈老师组织学生从数量到数,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着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陈老师设计结构化的板书,不断刺激学生的视网膜,引发学生的持续思考,进而逐步内化为数学概念。
课例2:由我校王丽荣老师带领六(1)班的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中,王老师巧妙引导,针对本班学生年龄特征,充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去发现、去思考。课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系列二:概念与规律教学
课例1:我校贾雅丽老师带着四(3)班学习了《简单的周期》。教学中,贾老师以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玩一玩、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知周期现象。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合作交流,以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的方式抽象出周期模型,并能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周期问题,提高了学生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例2:我校胡晓慧老师带着三(3)班一同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中,胡老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学习活动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关系和角的特征。接着引导学生交流反馈,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思考、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展。
环节二:研讨交流
课后,老师们聚在一起分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钻研教学方法,研究解决策略,使得我们今后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这样的研讨活动既发挥了实小本部学校的引领作用,又推动了集团内部的校际联动。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我们相信,在两所学校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浦口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定能够同心协力,互惠互助,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撰稿:陈晓艳
摄影:数学组
第一审核:张红云
第二审核:盛风帆
第三审核:陈筱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