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课堂】安全出行 从“心”出发
趣味英语课堂助力交通安全知识内化
为了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准确把握新课标引领下的教学方向,打造立德树人的高效课堂,3月13日上午第二节课,刘蓉老师给我们带来一节活力满满、精彩纷呈的常规课。
刘蓉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Unit4 Road safety(Cartoon time&Sound time&Culture time),通过多模态互动与跨文化对比,引导学生在趣味中掌握语言知识,树立安全意识。
一、韵律教学激活语音感知
课堂伊始,教师以一首改编的交通规则chant《红绿灯之歌》点燃氛围:“Stop! There's a red man. We mustn't walk now. We must wait for the green man...”通过强弱音交替的节奏训练,学生们在跟读中感知句子重音的规律。教师结合手势与情境演示,重点强调名词、动词及关键指令词的重读技巧,如“zebra crossing”“look left”等。学生们分组演绎,用生动的肢体语言与夸张的语调,将语音规则转化为趣味十足的表演,现场笑声不断。
二、角色扮演深化规则认知
在“小小交通指挥官”环节,学生们通过道具模拟斑马线、红绿灯场景,分组演绎行人与司机的互动。“司机组”需根据“交警”的指令(如“Stop!”“Go!”)做出反应,而“行人组”则需正确运用“must look left”“mustn’t run”等句型表达。教师巧妙融入电话用语练习,如学生模仿Tina致电阿姨询问路线,在真实情境中巩固“can/must”的用法。角色扮演不仅强化了语法知识,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
三、文化对比拓宽国际视野
通过对比中英交通规则差异,课堂延伸至全球视野。教师展示英国靠左行驶与中国靠右行驶的地图标识,结合香港、澳门的特殊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有不同规则”。学生们积极分享课前收集的资料,如日本、澳大利亚的左行制传统,美国、法国的右行制历史。在讨论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In the UK, people drive on the left”等句型,更理解了规则背后的文化逻辑。
示范课结束后,刘蓉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说课,朱晓文主任总结道:“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用英语表达交通规则,更要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安全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每次的常规课,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探讨和合作的平台,以实现共同发展。我校英语组将继续保持进取之心,继续探索“主题式”教学,让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撰稿:刘蓉
第一审核:张红云
第二审核:盛风帆
第三审核:陈筱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