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谈举止讲文明
第六周国旗下讲话
本周是第6周,今天三2班的潘元方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以“言谈举止讲文明”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希望同学们无论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以文明有礼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做一名谈吐优雅、彬彬有礼的好少年!
言谈举止讲文明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貌并非是个人生活的小节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尚的真实反映,是一个民族道德素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今天,我和我的学生一起与大家说说谈话的礼仪。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心灵的窗户;语言,是思想的外化;语言,是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工具;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表达、传递的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
那么,我们应如何运用好自己的语言呢?下面,听听她们是怎么说的:
我有一个小嘴巴,
讲起话来呱呱呱。
粗言秽语莫出口,
只说文明礼貌话。
请请请请对不起,
谢谢谢谢没关系。
您好再见不能忘,
人人听了心欢喜。
同学们,喜欢听吗?
大家之所以喜欢听,是因为这首礼仪歌谣中,把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常用的礼仪语言都唱出来了。听了这样的文明语言,大家自然会心平气和、心情愉快,怨气没了,怒气消了,沙漠变绿洲,干戈化玉帛,一丝丝微笑马上会浮现在我们的脸上。
你说,为什么语言能有此等神奇?告诉你们吧,这就是我们民族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的体现。
你们知道吗,除了这些标准的礼貌语言以外,民间还有不少长期使用、流传至今的礼貌语言,如初次见面说久仰,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答复说请问,征求意见说请教,询问姓氏说贵姓,请人指点说赐教,求人帮忙说劳驾,表示谢意说费心,请求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表示等待说恭候,借物归还说奉还,中途离开说失陪,劝阻送行说留步,送客出门说慢走,麻烦人家说打扰,分别重逢说久违,欢迎前来说光临,请人原谅说包涵。
当然除了使用这些礼貌语言之外,我们与人谈话时还应注意这样几点:1、无论什么场合,谈话的声音不宜太大。尤其是在教室、办公室里,音量应该控制在你周围的人能听到就行,不要防碍周边的人。
2、当两人同时讲话时,应该请对方先讲,并应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这是对人的尊重。
3、老师或同学在与别人说话时,不要打断他们的讲话,或是眼睛向外看,向上翻等心不在焉的样子,这样很不礼貌。
4、自己讲话时,只要把问题讲述清楚就行了,不要滔滔不绝,不管他人的反应。讲话时应该同时注意对方的表情,如果对方表现出反感的神态,则应早收话题,或转向其他话题。
5、与人交谈不要指手画脚,经常出现大幅度的手势。说话要平缓,表情要安详。
6、与人交谈时还应注意举止,所谓:坐有坐像,站有站像,谈话时叉腰劈腿地站着,或是东倒西歪地坐着,翘腿抖脚都是不礼貌的。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
老师相信,作为万小的学生,你们一定会说出这些温和体贴、通情达理的文明语并因礼貌周全而受人喜爱的。